“我們這里的古建筑群都是‘原汁原味’的,這里如果打造成影視城絕對不亞于浙江橫店……”18日,在江西萬載縣田下古城街區內,一位曬太陽的市民指著眼前的一片古建筑群說道。萬載縣在縣城田下路發現一批明清時期所建的古祠堂、古民居、古糧倉等,目前,這片古建筑群內的居民大多已經搬遷,施工人員正在對古建筑進行維修。
據了解,萬載大型明清古建筑主要包括古祠堂、古民居和古糧倉,其中有22座古祠堂。在明代,萬載縣出了一位刑部左侍郎郭瑾,是當地的大戶,他的子孫后代建了大量祠堂,有郭氏宗祠、郭南軒公祠、郭綠萌公祠、郭揮公祠、郭瑞公祠等十多座,除了郭氏宗祠外,還有一些小戶人家的祠堂,如易家祠、宋家祠等。本網在郭南軒公祠看到,后墻的石刻銘文中有“同治十二年”(1873年)字樣,當地人介紹,由此可推測這是晚清時期的建筑。在這片古建筑群中,一些祠堂始建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天啟丁卯年(1627年),距今有385年的歷史。
這片古建筑群主要是磚木結構,高大寬敞,布局嚴謹,用料粗實,做工精細。有些建筑的屏門窗欞、門墩柱礎、天花雀替等均雕飾有不同的龍鳳、花草、人物、山水等圖案,栩栩如生。有些祠堂還很完整,比如郭南軒公祠,它的屋檐下鑲嵌的“!、“祿”、“壽”等字,清晰可見。
據了解,為了保護和開發古建筑群,萬載縣新建了公租房,將原先居住在古建筑內的居民進行了搬遷。目前,已有施工隊伍進駐古建筑群,對這些古建筑進行維修。
“萬載縣明清古建筑群增加了當地的歷史文化價值,這對萬載縣來說更是一個發展機遇!比f載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2012年,萬載縣做出重要決定要保護利用好田下古城,將它打造成歷史文化街區。去年10月,萬載古城保護利用項目面向全國招投標,最終由江蘇省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全額投資,約16億元。由清華大學設計方案,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挖掘萬載城市歷史文化內涵,塑造贛西城市文化特色,保護、利用、發展萬載古城的歷史和人文景觀,將其打造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項目。